《重生之追夫火葬場》相關評論

一臉橫肉張小曬
在牧師身上不僅清晰地看到了伯格曼對信仰的掙扎,似乎還能隱約感受到他對自我的厭惡。女人拆下繃帶露出了恐怖的皮疹,牧師震驚了,一陣惡心讓他無法祈禱;沒有信徒前來的教堂里牧師主持的禮拜仍然進行,因為在主真正愛世人之前他先感到的是天父的拋棄。這樣的危機不僅關乎信仰,更是是否繼續存在的焦慮。如今來看仍是難以回答的問題。

愛吃奶糖的兔子R
制作方很有誠意,光從劇的制作水平來說,挺有質量的,畫面色調很舒服,節奏適中,服化道很好,演員選角以及演技都很棒,甚至連旁白的字幕都很藝術。遺憾的是,劇情本身沒有什么吸引力,看了十集,即使知道她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劇,也沒有動力追下去。還有,案例有種淺嘗輒止的感覺,沒有深度剖析。男二戲份實在太多了,比男主還多,是帶資進組嗎?

寧玄
有些細節描寫不符也就算了,電視劇而已,而且中國人名的抗日志氣也表現出來了,但不知怎么搞的,總覺得演員都用力過猛,表演痕跡太重,像是話劇表演那般。 這幾天又看了幾集唐朝詭事錄,原來也是楊志剛演的,我怎么覺得表演風格依然那么熟悉,拿腔拿調,受不了。

查查里
三十年代也許是雷諾阿電影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十年,在創作出《母狗》與《托尼》(二者分別對詩意現實主義潮流與新現實主義運動產生過深遠影響)后,又拍攝了廣為人知的杰作《大幻影》,但這一時期的最后——也被認為是最重要的——一部作品《游戲規則》,在當時看來卻是不合時宜的,上映時法國正被卷入戰爭,觀眾難以理解影片悲喜交加的基調,將丑態百出的衰落貴族誤解為“對統治階級的諷刺與攻擊”,很快它就遭到了禁映。 時過境遷,如今我們可以更加公正地談論它,尤其是那段令人眼花繚亂的聚會場景,“這些人物穿梭躲藏于各個房間,制造或躲閃彼此的親密關系”,最重要的不再是講話的人,而是鏡頭中其他人的微妙表情與肢體語言,雷諾阿利用龐大而復雜的布景、大量的攝影機運動,以近乎神化的手法完全掌控了那個夜晚,創造了非凡的影像。